中國是全球鐵礦石的主要買家,和30多個鐵礦石供應國都有進出口交易。但是自2014年以來,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就占據了中國進口量的80%,其中澳大利亞的供應占比更是達到了60%以上。而隨著澳大利亞的占比不斷提高,鐵礦石漲價的情況也開始頻繁出現。近日,鐵礦石價格又迎來了一波漲勢。
據6日最新消息,本周一,中國鐵礦石期貨價格延續上周的上漲勢頭,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,表明中國市場對鐵礦石的需求仍然強勁。
其中,大連商品交易所2020年5月交割的鐵礦石期貨合約價格躍升1%,至每噸670元;運往中國的含鐵量62%的鐵礦石現貨價格也漲至每噸659元。在此情況下,作為我國主要的鐵礦石供應來源,澳大利亞生產商獲益不少。
據澳洲媒體6日公布的數據,澳大利亞礦商力拓2019年的股價飛漲近34%(不包括紅利在內),遠遠超過20%的平均水平。
澳媒指出,力拓股價暴漲的主要原因是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,導致力拓利潤暴增。2019年上半年內,澳大利亞和巴西雙雙宣布減產,導致國際市場的鐵礦石價格一路飆升,力拓也因此從中獲取了不少利潤。數據顯示,僅在2019財年上半年內,力拓的稅前利潤就高達103億美元(約720億元人民幣),同比增長11%。事實上,除了鐵礦石領域之外,澳大利亞供應商漲價的行為也并不少見。
去年,中國連續數月成為澳大利亞牛肉的最大買家,然而,在和中國買家簽訂銷售合同后,澳大利亞出口至中國的牛肉產品價格卻在去年12月內下降了20%-25%,導致不少中國買家要求取消高價訂單。
眾所周知,澳大利亞是最依賴于中國經濟的國家之一。得益于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,澳大利亞的出口近年來也迎來了多項機遇,不僅是鐵礦石和牛肉,澳大利亞乳制品、天然氣等產品的出口均因為中國買家的青睞而創收不少。但毫無疑問的是,如果澳大利亞繼續試圖對華高價銷售,那么最終損失的將會是澳大利亞自己。